中国四川:断裂带研究
面元科学仪器—短周期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应用于断裂带微震活动、断层形态和深部结构研究

四川鲜水河-龙门山-安宁河断裂带展布和交汇的“三岔口”地区是青藏高原东缘的特殊构造区域,历史强震频发,是研究川滇菱形块体地震活动的“窗口”和天然实验室。本次观测对于研究这一断裂带的深部形态和变形特征具有重要意义。

项目一共布设了160套一体化短周期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观测设备,其中120套SmartSolo IGU-16HR EB 3C三分量数据采集系统在项目观测中展示了强大的优势,其结构小巧轻便,部署操作简单,超强的续航能力和防水能力都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经过105天的观测,项目组最终于2021年1月初完成了数据采集,获取了约5T的高质量原始数据。并且设备剩余电量还能支持大约25天的供电,可以满足长至130天的连续采集。

image.png

图1. 设计点位分布图

image.png

图2. 观测天数

image.png


图3. 面元科学仪器采集站工作天数和数据内存大小汇总 

(其中8个采样间隔为4ms,所以数据大小只有20GB左右,其余112个采样间隔为2ms。)

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很活跃!
在这些平台上关注我们,了解我们的最新消息:
今日头条
搜狐
百家号
微信公众号
优酷
案例总结
应用
断裂带深部形态和变形特征研究-微震活动、断层形态和深部结构研究
位置
四川鲜水河-龙门山-安宁河断裂带
使用的产品
面元科学仪器 IGU-16HR EB 3C短周期地震数据采集仪、辅助设备
贡献者
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
参与机构
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
测量参数
地质、地震波、岩层、时间、位置
相关网站